资源

Resources

《名家专栏》光色测量丨显示技术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发展

在上个专题中我们讲述了光色测量原理,这次我们再来简单回顾一下显示技术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显示技术是用于创建和呈现可视化信息的各种方法和系统的总称。随着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的不断进步,人们掌握了多种信息再现的方法,也发开发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再现技术和相应的器件。例如,阴极射线管(CRT:Cathode Ray Tube)、液晶显示技术(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LED:light emitting diode)、等离子显示技术(PDP:Plasma Display)微型发光二极管技术(Micro-LED)等。

每一种显示技术的诞生都是人类聪明才智的结晶,是物理、化学和大规模制造技术的综合产物。

阴极射线管显示技术(CRT:Cathode Ray Tube)

CRT是第一种显示技术,它是一个特制的真空管,其中包括电子枪,通过电子枪发射出来的电子束轰击屏幕上的荧光粉,从而显示图像。它的发明到成熟和大规模使用经历了100年。尽管它能耗高、体积大、笨重,但是它的运行时间却贯穿了整个20世纪。CRT最初用于实验室的示波器和雷达显示器,后来这种显示技术逐渐普及,以家用电视机、摄像机等形式出现。它可是电视系统的发展的基础,现已逐渐被淘汰。下面是CRT的发展历史简要:

1855年,德国人Heinrich Geissler发明了盖斯勒管,该管用汞泵制成,是第一个良好的真空(空气)管,后来由Sir William Crookes进行了改进。

1859年,德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Julius Plucker用不可见的阴极射线进行实验。

1878年,英国人Sir William Crookes爵士确认了阴极射线的存在,他发明了克鲁克斯管,这也是所有阴极射线管的粗略原型。

1897年,德国人Karl Ferdinand Braun发明了一种阴极射线管扫描装置——博朗管(Braun Tube),即一种带有荧光屏的CRT示波器,它是当今电视和雷达管的先驱。

1907年,俄罗斯科学家Boris Rosing在电视系统的接收器中使用了CRT。Rosing将粗糙的几何图案传输到电视屏幕上,并且是第一个这样使用CRT的发明者。

1922年,诞生了真正的第一台显示器,由Apple I使用CRT组成,是单色阴极射线管。

1929年,Vladimir Kosma Zworykin发明了一种称为显像管的阴极射线管,用于原始的电视系统。

1931年,Allen B. Du Mont制造了第一款商用且耐用的CRT电视机。

1936年,第11届柏林奥运会首次实现电视实况转播,促进了CRT电视的普及。

1973年,第一台配备显示器的奥托电脑发布。

1954年,彩色阴极射线管用于彩色电视机的显示

 

图1 阴极射线管横截面图(不按比例缩放)及其聚焦和偏转电子束(绿色)

CRT的工作原理是电加热钨线圈,而钨线圈又加热CRT后部的阴极,使其发射出电子,这些电子被电极调制和聚焦。电子由偏转线圈或板引导,阳极将它们加速到荧光粉涂层的屏幕,当被电子撞击时,荧光粉屏幕会产生光。

表1 单色CRT的结构

单色CRT的结构

  1. 偏转线圈
  2. 电子束和电子枪
  3. 聚焦线圈
  4. 屏幕内侧的荧光粉层,当被电子束击中时发光
  5. 用于加热阴极的灯丝
  6. 管子内侧的石墨层
  7. 阳极电压线进入管子的橡胶或硅胶垫圈(阳极杯)
  8. 阴极
  9. 管子的气密玻璃体
  10. 屏幕
  11. 轭中的线圈
  12. 控制电极调节电子束的强度,从而调节荧光粉发出的光
  13. 用于阴极、灯丝和控制电极的接触引脚
  14. 阳极高压用线材

彩色CRT的结构

  1. 三个电子发射器(用于红色、绿色和蓝色荧光粉点)
  2. 电子束和电子枪
  3. 聚焦线圈
  4. 偏转线圈
  5. 最终阳极的连接(在一些接收管手册中称为“ultor”
  6. 用于分离所显示图像的红色、绿色和蓝色部分的光束的掩模
  7. 具有红色、绿色和蓝色区域的荧光粉层(屏幕)
  8. 屏幕荧光粉涂层内侧的特写镜头

等离子显示技术(PDP:Plasma Display Panel)

PDP是一种利用气体放电的显示装置,这种屏幕采用了等离子管作为发光元件。它的黑色深,对比度高,响应快,视角大,普通光照环境下可视性好,轻薄,这使得它和CRT显示屏相比具有更高的技术优势。

虽然等离子显示技术依然牢牢占据画面表现的巅峰,但是和成本更低的液晶显示屏以及更轻薄的OLED显示屏相比,它也难以逃脱被淘汰的命运。直到2007年左右,等离子显示屏通常用于大型电视。到2013年,由于来自低成本液晶显示屏(LCD)的竞争,PDP和CRT一样几乎失去了所有市场份额。面向美国零售市场的等离子显示器制造已于2014年结束,面向中国市场的制造已于2016年结束。

它的显示原理为:

1. 等离子显示屏由两片玻璃组成,在两片玻璃之间有数百万个小隔间。这些隔室或“灯泡”或“细胞”填充惰性气体和微量其他气体(例如,汞蒸气)的混合物;
2. 当在隔室上施加高压时,隔室中的气体会形成等离子体。随着电流(电子)的流动,当电子穿过等离子体时,一些电子撞击汞原子,使得原子的激发到高能级,直到处于激发态的原子发生能级跃迁,并以紫外线的形式释放光子;
3. 然后,紫外光子撞击涂在隔室内部的荧光粉。当紫外光子撞击荧光粉分子时,它会暂时提高荧光粉分子中外轨道电子的能级,使电子从稳定状态变为不稳定状态;然后,电子会以低于紫外光的能级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多余的能量;
4. 低能量光子大多在红外范围内,但大约40%在可见光范围内。因此,输入能量主要转换为红外光,但也转换为可见光。
5. 屏幕在运行期间会被加热至30℃至41℃。根据所使用的荧光粉,可以获得不同颜色的可见光。
6. 等离子显示屏中的每个像素都由三个单元组成,这些单元构成了可见光的原色。改变施加在单元上的信号电压可以就可以产生不同的颜色。

1936年,匈牙利工程师 Kálmán Tihanyi 在他的一篇论文中描述了一种平板等离子显示系统。

1964年,第一个实用的等离子视频显示屏于由Donald Bitzer、H. Gene Slottow 和研究生Robert Willson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共同发明,用于PLATO计算机系统。

70~80年代,单色(橙色)的PDP显示屏在收银机、计算器、弹球机、飞机航空电子设备(如收音机、导航仪器)、频率计数器和测试设备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

1992年,富士通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21英寸全彩显示屏。

进入2000年后,等离子显示屏在大尺寸电视机领域获得了长足的进展和应用。

尽管PDP曾经短暂的占据了一部分电视机市场,然而很快便退出了历史舞台。

电致发光显示技术(EL: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电致发光(EL)是一种光学和电学现象,其中材料响应通过它的电流或强电场而发光。

EL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使电流穿过原子使原子处于激发态,激发态的原子跃迁回低能态时,就会发射光子。通过改变被激发的材料,就可以改变发出的光的颜色。实际的ELD是使用彼此平行的扁平、不透明电极条构成的,上面覆盖着一层电致发光材料,然后是另一层垂直于底层的电极。此顶层必须是透明的,以便让光线逸出。在每个交点处,材质亮起,从而创建一个像素。

电致发光显示屏是在两层导体之间夹入一层电致发光材料(如砷化镓)而制成。当电流流动时,材料层发出可见光。术语“电致发光显示器”是指既不使用LED也不使用OLED设备,而是使用传统电致发光材料的显示器。

1907年,英国无线电研究员Henry Joseph Round发现了电致发光,这是一种不产生热量的光。它的缺点是尺寸和安全性有限,破裂的EL灯因为存在高压电路而危及人身安全。电致发光显示屏一直是一种小众技术,现在很少使用。

液晶显示技术(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显示技术是利用液晶分子的光学特性控制光的透过,进而产生图像的技术,它需要背光源。广泛应用于电脑显示器、电视、手机等设备。

LCD显示屏通常由背光、液晶盒组成。液晶盒可以认为是一个光阀开关,光阀打开时,背光透过;光阀关闭时,背光关断。液晶盒由夹在两片镀有ITO像素(子像素)的薄玻璃组成,在两片玻璃的外侧会贴有偏光片;玻璃之间有液晶夹层,在玻璃内侧还会有彩色滤光片、配向膜;当前后玻璃的ITO像素施加电场时,就会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进而改变其旋光特性。改变电压的大小,就可以改变像素/子像素的透光量,透过的光再经过彩色滤光片的滤光,就能显示R、G、B三种颜色,进而混合出想要的颜色。

早在1888年,奥地利植物生理学家Friedrich Reinitzer就研究了胆固醇的各种衍生物的特殊性质,并发现了它们的两个熔点。德国物理学家Otto Lehman继续对这些“流动”晶体进行研究,并最终创造了“胆固醇液晶”一词。此后,科学家们对这些材料并不真正感兴趣,这些材料长期以来一直是一种好奇心。

1960年代,美国制造了第一个液晶显示器,液晶的研究才又开始繁荣。

1966年,胆甾型液晶被用作热成像和医学中的温度指示器。

1968年,美国无线电公司(RCA)的George Heilmeier展示了一款工作在80℃的液晶显示器,平板电视诞生了,它可以像一幅画一样挂在墙上。

1968年:开始对向列液晶的研究。“向列”代表分子自行排列成的“棒状”形状。

20世纪70年代液晶化学家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降低工作温度?达姆施塔特的研究人员成功混合液晶,在室温下获得向列相。与第一代液晶显示器相比,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1970年:第一台配备氧化偶氮化合物和集成黄光滤光片的LCD袖珍计算器在阿赫玛(ACHEMA)世界论坛和流程工业领先展会上亮相。

1971年:当时在美国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学的James Fergason以及瑞士的Martin Schadt和Wolfgang Helfrich几乎同时开发出“扭曲向列电池”(TN电池)——这是一项巨大的突破,导致该领域付出了更大的努力向列液晶。

1968年美国RCA公司.Wi1liams发现向列相液晶在电场作用下形成条纹畴,并有光散射现象G.H. Heilmeir 随即将其发展成动态散射显示模式,并制成世界上第一个液晶显示器(LCD)。1968年美国Heilmeir等人还提出了宾主效应(GH)式。1969年Xerox公司提出Ch-N相变存储模式。1971年M.F.Schiekel提出电控双折射(ECB)模式,T.L.Fergason 等提出扭曲向列相(TwistedNematic:TN)模式,1980年N.Clark等提出铁电液晶模式(FLC),1983~1985年T.Scheffer等人先后提出超扭曲向列相(Super TwisredNematic:STN)模式。1986年Nagata提出用双层盒(DSTN)实现黑白显示技术;之后又有用拉伸高分子膜实现黑白显示的技术(FSTN)

1996年以后,又提出采用单个偏光片的反射式TN(RTN)及反射式STN(RSTN)模式。

在2007年左右,液晶电视击败了PDP,成为消费者(或者,可以说是生产商)的选择,因为它们的尺寸大,成本低。LED技术不断进步,LED背光LCD显示屏赢得市场。OLED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并准备以更好的黑色(甚至比等离子更好)和更薄的硬性更弱的外形挑战LCD,但是LCD继续提供更低的制造成本、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高的耐用性。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OLED是自发光显示技术,由一层有机化合物图层和上下电极构成,通电后有机物被电流激发出彩色光并形成图像。OLED器件结构:

1. 基板(透明塑料、玻璃、金属箔):基层用来支撑整个OLED。
2. 阳极:阳极在电流流过设备时产生“空穴”。
3. 空穴传输层:该层由有机材料分子构成,这些分子传输由阳极而来的“空穴”。
4. 发光层:该层由有机材料分子(不同于导电层)构成,发光过程在这一层进行。
5. 电子传输层:该层由有机材料分子构成,这些分子传输由阴极而来的“电子”。
6. 阴极:当设备内有电流流通时,阴极会将电子注入电路。

从结构上看,OLED显示器件的结构简单,但其制造工艺难度却也相当大,这也是其自从发现到规模化商业应用间隔时间比较久的原因。

OLED的研究产生其实起源于一个偶然的发现。1979年的一天晚上,在美国柯达公司从事科研工作的华裔科学家邓青云博士(Dr.C.W.Tang)在回家的路上忽然想起有东西忘记在实验室里,回去以后,他发现黑暗中有个亮的东西。打开灯发现原来是一块做实验的有机蓄电池在发光。OLED研究就此开始,邓博士由此也被称为OLED之父。

而OLED正式商用是则在1987年,柯达公司推出了一款OLED双层器件,展现出了OLED优异的性能:更薄、更黑、响应更快。随之越来越多的国际巨头加入了对OLED的研发。

整体上看OLED的应用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

1997年~2001年:OLED的试用阶段。1997年OLED由日本先锋公司在全球第一个商业化生产并用于汽车音响,作为车载显示器运用于市场。

2002年~2005年:OLED的成长阶段。在这段时期人们开始逐渐接触到更多带有OLED的产品,例如车载显示器,PDA(包括电子词典、手持电脑和个人通讯设备等)、相机、手持游戏机、检测仪器等。但主要以10寸以下的小面板为主。

2005年以后:OLED开始走向一个成熟化的阶段。厂商们纷纷推出成熟的产品。LGD,SMD先后推出55英寸OLED电视。2017年苹果十周年纪念手机iPhoneX采用OLED屏幕。所以OLED从首次商业应用到成功推出55英寸电视屏仅仅用了16年时间,而LCD走过这段历程则花了32年时间,可见全球OLED产业发展非常迅猛。

微小的LED阵列(Micro-LED)

科学的进步和创新永不止步,近年来一种名为微发光二极管(Micro-LED)的技术风靡全球。Micro-LED 技术虽然还在研发阶段,但已吸引各大厂商纷纷注资,成为未来的显示技术的重要研发方向之一。

Micro-LED可以认为是LED阵列的微缩版本,就是微型化的LED,是目前主流LED大小的1%。Micro-LED就是将LED结构设计进行薄膜化、微小化以及阵列化后,将Micro-LED巨量转移到电路基板上,再利用物理沉积技术生成上电极及保护层,形成微小间距的LED。Micro-LED的尺寸仅在1~10μm等级左右,是目前主流LED大小的1%,每一个Micro-LED可视为一个像素,同时它还能够实现对每个像素的定址控制、单独驱动发光。


Micro-LED与其他显示技术相比,优势明显,但是制造技术目前并不成熟。限制Micro LED产业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巨量转移,各大面板厂都在致力于如何将几百万个LED高度集成在一起。

2012年,索尼公司率先将Micro-LED技术应用在消费电子领域。随后,苹果公司、三星公司积极投入Micro-LED技术的研发,并将之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在2018年CES上,三星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Micro-LED技术的电视,取名“THEWALL”,电视大小156寸。

Micro-LED典型结构是一个PN接面二极管,由直接能隙半导体材料构成。当对Micro-LED上下电极施加一正向偏压,致使电流通过时,电子、空穴对于主动区复合,发射出单一色光。Micro-LED的基本构造分为四块,最下面是衬底,上一层是电极,再往上是RGB排列的Micro-LED,最外层是玻璃面板。RGB三个子像素组成一个像素。对于一个4K电视机,是八百万个这样的微观结构组成的。由上面的对比图可见,Micro-LED能达到比OLED更轻薄的效果。

Micro-LED还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技术,相信随着各大显示制造厂商的大笔资金投入,再加上物理学家、化学家、工程师等相关人员的积极参与,Micro-LED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段会有大的进展。

其他

还有一些其他显示技术,例如QLED、LCoS、投影技术、AR、VR、MR等。他们要么是过渡产品,要么是基于LCD、OLED、MicroLED等显示技术,结合其他光学零件,实现虚拟成现象的产品,本质上并不是显示介质的更新。

结语

上面这些不同的显示技术的发明和大规模使用没有明显的时间界限,通常是有交叠的。例如,在彩色CRT显示屏大规模使用时,LCD就已经在小规模的使用了。随着LCD的尺寸越来越大,技术越来越成熟,在2000年以后获得了快速发展,并逐渐替代了CRT显示屏。再如,等离子体显示屏一段时间与CRT显示屏相比,尺寸和显示效果有了很大的提升,进而获得了一定份额的市场。但是和LCD相比,劣势却非常明显,所以随着LCD显示屏的广泛应用,等离子体显示屏和CRT显示屏一样,迅速的被淘汰了。

参考文献

https://www.thoughtco.com/television-history-cathode-ray-tube-1991459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HV4KUHM0511DG68.html

https://livevideostack.cn/news/evolution-of-screen-display-technology/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587032222294307